7月27日,澎湃新闻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获悉,7月25日,该协会在深圳组织召开深圳市充电宝行业合规指导暨健康发展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得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会议汇聚深圳移动电源及锂电池产业链代表,包括品胜、华为、绿联、倍思、安克创新、图拉斯、欣旺达、亿纬锂能等企业,围绕提升充电宝产品质量、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达成重要共识。
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移动电源分会副秘书长刘天鹏表示,当前国内充电宝市场规模约150亿(不含共享充电宝租赁市场容量),全国累计获得移动电源CCC证书企业约700多家,深圳市累计获证生产企业约286家,行业呈“蚂蚁市场”分布,存在一定行业内卷,低价恶意竞争情况。
截至7月25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信息,全国移动电源CCC证书暂停8756张,撤销609张,有效证书4967张。刘天鹏表示,未来政府会加严加大市场抽查频次,特别对低质低价的移动电源产品,提高政府监管力度,加重违规产品及企业处罚措施。此外,移动电源新国标在抓紧立项制定中,对充电宝电池的本质安全指标要求、充电宝智能化电量管理与保护,关键零部件电芯生产过程关键管控要求增多,不规范小企业预计会面临大部分淘汰,深圳市作为全国移动电源的主要生产聚集区,产业链应加强协同创新,积极投入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应对新国标。
刘天鹏表示,随着移动电源国家标准日趋严格与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正经历从“价格战”向“品质战”的战略转型,这一转变对重建市场信任体系、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消费者对便携式能源获取的刚需,预计国内移动电源总体市场容量保持上涨趋势。
此次座谈会还重点介绍了《移动电源行业自律倡议》,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表示将积极响应倡议号召,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质量安全为根本,严格遵守CCC认证新规,规范市场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充电宝召回风暴发生后,相关监管工作也在加强。
据新华社7月15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制定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据人民网7月25日报道,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于2025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全面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7月11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移动电源及锂电池产业链代表共同座谈,就强化行业自律,为扭转“重成本、轻安全”的发展误区,遏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低价内卷达成共识,并呼吁全行业共同践行《移动电源行业自律倡议》:
一、坚守安全底线,筑牢质量根基。严格执行国家CCC认证新规,构建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电芯等关键参数全流程一致性核查,严格遵循生产现场抽样检测要求,确保量产产品与检测样品完全一致,彻底杜绝"认证一套、生产另一套"的虚假合规行为。
二、善质控体系,严格供应链管理。建立电芯、保护板等关键元器件的全链条数字化追溯机制,加强来料质量检测,联合资质合规企业拆解缺陷产品,确保缺陷电芯不回流市场;
三、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本质安全。加大安全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电芯产品本质安全,强化充电宝电子保护电路防护设计。应用先进检测技术,识别电池生产环节缺陷隐患,从微观层面消除电芯制造混入异物等造成内部短路风险。
四、共建行业生态,抵制恶性竞争。拒绝劣质电芯采购,不纯粹以单价作为电芯采购核心指标,选用通过CCC认证的电芯。
五、深化用户沟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消费者沟通机制:对召回产品主动公示缺陷型号、涉事批次及风险原理;开通"专用回收通道",避免消费者因快递拒收而滞留风险产品;通过公众媒体加强宣传,引导民众购买有CCC认证标识充电宝产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