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熙熙攘攘的古镇曾是几代人的集体旅行记忆。
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旅行观念和旅行方式急剧转变,越来越多的古镇都身处“十字路口”,是继续忍受门可罗雀还是破釜沉舟升级改造,古镇转型势在必行。
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镇”,千篇一律、批量复制,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这类古镇面临的运营压力会更大,甚至入不敷出。这类“人造古镇”如何避免关门的命运?为此,在2025年暑期旅游高峰时节,澎湃新闻时政湃工作室特别推出专题——十字路口的古镇,系统探讨“古镇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
当然,也有一些运营规范、转型成功的古镇,成为其他古镇争相效仿的范本。它们转型成功的秘诀何在?也是我们这组专题探究的重点所在。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河北滦州古城。滦州古城斥资52亿兴建,曾被称为滦州这座重工业城市的经济转型样板之作,肩负着期待。凭借独特区位优势,它一度爆火,年接待游客量超800万。后陷入商业化、同质化困境,被戏称“套圈一条街”“烧烤一条街”。今年“五一”过后,滦州市发布《滦州市2025年旅游名城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至今年年底,着力提升滦州古城等一批龙头项目,全力争创河北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旅游年接待人次增长率和游客总花费增长率均不低于20%。起起落落过后,滦州古城准备重新出发,“将顺应大众喜好为游客呈现更多更好的娱乐活动。”
投资52亿兴建的滦州古城,需重新激发游客兴趣 澎湃新闻记者 李文姬 视频编辑 马潇(01:5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