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尔普斯。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菲尔普斯的社交账号(INS)上大多是自己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一段长达五页的声明,把这位游泳历史上GOAT级别的存在,拉回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北京时间8月14日,40岁的菲尔普斯在INS上发布长文,炮轰美国泳协:“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57%的游泳奖牌都归美国队;八年后的巴黎,美国游泳队只拿了44%的奖牌。我扪心自问,这个项目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很清晰:这不是运动员的问题,这是美国游泳协会领导层的问题。”
菲尔普斯言之凿凿、痛陈利弊,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以至于他开始犹豫,“不确定是否要让自己四岁的儿子参与游泳”,更是直言美国泳协最高层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革”。
那么,菲尔普斯眼中的美国游泳怎么了?

瑞安罗切特在社媒上发布照片。
炮轰美国泳协,不止菲尔普斯
事实上,美国游泳从巴黎奥运会就处于漩涡之中,特别是不少选手完赛后的“紫薯脸”都蒙上了兴奋剂的疑云。新加坡世锦赛上,美国游泳队因为在泰国备战期间食物中毒,由世界泳联批准了医疗豁免,允许运动员使用特定药物参赛,但仍然不乏争议。
不过,菲尔普斯这篇炮轰美国泳协的长文,针对的是美国游泳统治力的下滑。
8月1日,当新加坡游泳世锦赛步入尾声,曾经的游泳明星罗切特在INS上发布了一张墓碑照,上面写着:“美国游泳,1980-2025。”
随后菲尔普斯转发了这条帖子,并写道:“这是美国游泳所需要的警钟吗?让我们走着瞧。”
一天后,传奇游泳运动员罗迪盖恩斯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同样痛批美国泳协,并认为队内弥漫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
彼时的美国游泳队状态回暖,在世锦赛倒数第二天连夺三金,反超澳大利亚抢回奖牌榜头名的位置。
一如中国乒乓在每个单项上都是夺冠第一大热门,美国游泳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以奥运会为例,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队均夺得16枚金牌,比第二名高出10枚以上。
因此当三位泳坛名宿连番炮轰,美国泳协也难以招架。美国泳协的代理CEO鲍勃文森特甚至在菲尔普斯的帖子下留言,感谢名宿们的批评,并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尊重并重视罗迪、迈克尔、瑞安以及所有美国游泳前辈的意见。我们理解这些评论出于对美国游泳的热情与真心期望。”
立正挨打的姿态摆足之后,鲍勃文森特真正的重点来了:“我们对评论的时机感到遗憾与失望。美国游泳队在新加坡经历了严重的疾病困扰,而这些评论给本已艰难的运动员和教练增加了更多的公众压力。”
文森特的言下之意:我们已经很乱了,就别在这个时候添乱了。
但显然,三位名宿的怒火针对的不仅是一届世锦赛,而是美国游泳的统治力自里约奥运之后开始下滑的现状,尤其奥运金牌最为明显——里约奥运会游泳金牌领先第二名两位数的美国队,到了东京奥运会只拿到11枚游泳金牌,仅比澳大利亚多2枚。巴黎奥运会,美国队直到最后一天的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夺魁,才堪堪以8枚金牌力压澳大利亚(7枚),保住了游泳项目金牌榜首的位置。
8枚金牌也创造了美国游泳队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来的最差战绩。
盖恩斯更是直言不讳:“我们距离‘统治力’这个词还差得远,我们不能把头埋进沙子,假装这只是偶然现象。”

美国泳协代理CEO鲍勃文森特。
群龙无首
包括菲尔普斯在内的名宿群情激奋,并非没有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藏在鲍勃文森特那段声明中:“美国游泳队在新加坡经历了严重的疾病困扰。”
据《体育画报》报道,在抵达新加坡游泳世锦赛前,在泰国集训的美国队集体感染了“急性肠胃炎”。四个月前刚刚上任的国家队总监格雷格米汉表示,队内85%的队员生病,其中“相当一部分”队员“遭受了重创”——队员普遍体重下降,很多人体重下降了5%,至少8名有望夺牌的运动员退出了新加坡游泳世锦赛。
“你可以把失利归咎于疾病,也可以归咎于队员缺乏经验,甚至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后勤保障,但去泰国集训本就毫无意义。”接受ESPN采访时,盖恩斯还是把问题指向“人祸”。
在他看来,本届世锦赛打破世界纪录的法国人马尔尚和加拿大人麦金托什,都把集训放在了美国本土,而美国队却要费尽波折前往泰国,纯属笨蛋行为:因为泰国的七八月份是雨季,而美国队集训偏偏还是室外场地。
让泳坛名宿们更窝火的是,这次集训是美国泳协管理层几年前就规划好的,即便大家都知道这个方案极为糟糕,但没人站出来纠正。
原因也很简单,按照盖恩斯的说法便是:群龙无首。
自从2024年8月以来,美国泳协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彼时,美国泳协首席执行官蒂姆欣奇被解雇,原因包括教练组织的抗议,协会会员人数减少,以及协会对低级别比赛支持力度降低。
蒂姆欣奇离任后,长期担任美国游泳队首席运营官的莎娜弗格森担任代理CEO。2025年2月,前特拉华大学体育主管克丽茜拉瓦克被任命为CEO,但九天之后,她就因遭到奥林匹克运动安全中心的投诉草草离任。
紧接着,莎娜弗格森又一次被赶鸭子上架,但她也并没有待多久,仅仅一个月后,她选择加入洛杉矶奥组委,美国泳协只能临时拉来董事会前主席鲍勃文森特前来救场。
“你能想象有哪家公司一年都没有首席执行官吗?”盖恩斯的形容既无奈又心酸。
一连串的人事变动,自然影响了备战情况。
自巴黎奥运会后,美国游泳队有五个月时间没有主管教练,直到2025年4月,才敲定格雷格米汉担任该职务。米汉匆忙接手,就连盖恩斯都为其鸣不平:“我认为他是个好选择,只是他刚好走进了一个‘雷区’。”

美国女队实力强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一系列元素堆叠在一起,让菲尔普斯再也看不下去。于是除了怒批美国泳协不作为之外,菲尔普斯决定亲自下场。
他向美国泳协董事会提出了三点建议:1、委托进行一次全面独立的360度审查,涵盖美国游泳协会董事会及其整个组织,并确保整个过程完全透明。2. 简化运动员服务流程,开发一种以运动员为中心的支持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比赛。3. 专注于加强基层游泳运动的发展,扭转因疫情导致的会员数量下降趋势,并探索新的方法促进游泳运动的持续增长。
“我愿意为这些建议的初步实施提供帮助,并希望美国游泳协会能够接受我的提议。”菲尔普斯在那篇长达五页的文章中写道,“我的大门始终敞开,期待与大家共同努力。”
菲尔普斯这番话,颇有姚明当选中国篮协主席的意思。只是相比中国篮球,美国游泳的底蕴实在是过于深厚。
新加坡世锦赛,美国游泳队“翻车”的领域集中在男子项目,蝶、蛙、仰三个泳姿中,美国游泳男队在50米和100米项目上颗粒无收,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名将的缺席。
仰泳运动员瑞恩墨菲、蝶自双修的凯勒布德雷塞尔和蛙泳运动员尼克芬克都缺席了本届世锦赛,而他们出席了近期美国队接力75%的比赛,虽然三位名将都已为人父,比赛热情不如以往,但只要重返赛场,都不容小觑。

卢卡乌兰多。
除此之外,本届世锦赛美国队涌现出了不少潜力新星。
男子方面,22岁的杰克亚历克西赢得两枚奖牌,并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的美国国家纪录;22岁的卢克霍布森将巴黎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铜牌升级为世锦赛银牌;23岁的卢卡乌兰多斩获男子200蝶金牌,收获个人首枚世界大赛奖牌。
女子方面,18岁的克莱尔温斯坦在200自上收获铜牌,24岁的凯瑟琳伯科夫赢得50米仰泳金牌,格雷琴沃尔什、托里赫斯克、凯特道格拉斯、里根史密斯等人依然稳居各自主项的金牌竞争行列。
换句话说,虽然名宿们言辞激烈,但美国游泳依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像世锦赛开始前,盖恩斯曾展望的那样:“女子项目的未来三年形势非常好,男子项目在洛杉矶也会表现出色。等到洛杉矶奥运会时,那些现在大多数人没听过名字的年轻选手,你会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听到很多关于他们的消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