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敦煌念念回响”布展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长宁供图
2024年在上海享有极高热度的“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在金秋“返场”上海。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何以敦煌念念回响”敦煌文化艺术公益展把展览地点放在了上海长宁艺丰中心,将在10月23日至2026年3月31日的展期内免费向公众开放。
澎湃新闻记者从官方预约通道看到,截至发稿,展览预约名额开放至11月21日,每日可预约从早上十点到下午六点的八个时段,目前已经全部约满。“何以敦煌”官方介绍,将从10月24日开始依次每日放票。

“何以敦煌念念回响”预约火热 官方微信号截图
这次展览有何内容和亮点?10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次“何以敦煌念念回响”公益展搭建复制了敦煌“最美传奇窟”第220窟、“万神殿”第285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第428窟,此外还有第17窟和第3窟,共计5座敦煌石窟。此次将依次展示莫高窟早期、中期、晚期的代表性洞窟、壁画、彩塑等,分期明确,有利于观众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逐步了解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发展的流变。
莫高窟早期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其洞窟形制和壁画彩塑风格都具有强烈的西域与外来痕迹,题材内容以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和禅修等为核心,构图饱满,色彩浓郁厚重,中原风格亦初显。本次展出的莫高窟早期壁画包括《出游四门》《沙弥守戒自杀》《须达拏太子本生》《摩诃萨埵舍身饲虎》等。
莫高窟中期主要指隋唐时期,其壁画彩塑恢弘大气,体现了世俗与理想的融合、艺术风格的中国化与成熟,构图均衡宏大,色彩体系空前丰富、金碧辉煌,题材以经变画、净土信仰和供养人等为主。本次展出的莫高窟中期壁画包括《十一面观音图》《说法图》《四飞天》等。
莫高窟晚期(五代、宋、西夏、元)壁画彩塑的风格,在继承唐代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多元融合、世俗化与宗教性并存的独特风格。本次展出的莫高窟晚期壁画包括《水月观音》《持梵夹菩萨》《欢喜金刚》等。
这种“早中晚期依次排布,文化艺术脉络清晰”的展陈方式,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外观众“窥斑见豹”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各时期的特征。
2024年的“何以敦煌”展览现场,曾经有很多上海观众追问“九色鹿来了吗?”这次敦煌九色鹿壁画《鹿王本生图》,终于来到上海。这是一幅长卷,其观看方式为“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再看中间”,颇有特色。另外,“敦煌最美菩萨”“敦煌最美的反弹琵琶舞”“神秘微笑的禅定佛”“东方维纳斯胁侍菩萨”等,上海市民念念不忘的经典壁画彩塑也都来到本次展览现场。
除此之外,展览方还为上海观众准备了一个彩蛋——前次“何以敦煌”大展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展出的两身天王彩塑,将在本次“何以敦煌念念回响”现场展出,威武雄壮的“北方多闻天王”与喜乐亲切的“南方增长天王”相视,正如粗犷悠远的敦煌与大气谦和的上海相遇。

两身天王彩塑
澎湃新闻记者10月20日另从上海长宁获悉,同月在长宁区还有诸多精彩文旅活动。2025年10月26日,在上生新所孙科别墅内呈现的《城市邂逅邬达克》主题展览将拉开帷幕,展览从珍贵的历史资料到创新的互动装置,不仅解密了邬达克“择居长宁”的深层原因,更通过其个人居所与哥伦比亚住宅圈的规划理念,展现了其对“宜居”的系统化思考,预约同样火爆;10月25日起,2025虹桥草地音乐节将在长宁的公共文化空间与市民见面,首日演出由百老汇女子乐团创始人Macy Schmidt,指挥“粉色女子交响乐团”演奏,为观众带来一场“粉色盛宴”,观众可以在聆听交响乐团演奏的《芭比》电影音乐的同时,也在大屏观看电影的精彩片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