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10月24日,(000001.SZ)公布2025年三季报。受市场利率下行、银行业降息让利、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等内外因素影响,平安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均下降。
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净利润为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单季度维度,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12.83亿元,同比下降9.2%;净利润为134.69亿元,同比下降2.8%。
针对营收下降,平安银行解释称,一方面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为净息差1.79%,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另一方面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下降。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也在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9.60%,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近年来,平安银行持续调整资产结构,开展“零售改革”。从财务表现看,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仍是规模增长主力,零售业务聚焦结构优化,风险持续出清。
截至10月24日收盘,平安银行收11.56元/股,近年来涨幅4.06%。
零售风险持续出清,财富管理手续费增长16.1%
近年来,平安银行开展“零售改革”,主要从优化获客渠道(建设自营渠道)、完善中风险中收益产品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优质业务占比。
从三季报看,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正持续出清风险:一方面压降零售高风险业务,一方面提升住房按揭等基石类业务占比、加强优质客户获取。截至9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63.6%。
在上述个人贷款中,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消费性贷款余额4605.3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经营性贷款余额5156.4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0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1-9月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516.73亿元,同比增长23.1%。
目前,该行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也正在改善。截至9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较2025年6月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财富管理业务是该行零售业务的一个亮点,拉动零售业务增长。前三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增长48.7%、代理个人理财收入增长12.8%、代理个人基金收入增长6.7%。
负债成本方面,9月末,该行零售存款成本有所优化。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1.87%,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基点。
对公发力支撑规模,但不良率抬升0.16个百分点
从财务表现看,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成为规模增长主力,资产与负债规模同步增长。
从“量”上看,对公存贷款余额均有所提升。截至9月末,该行企业贷款余额1688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企业存款余额22753.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行业布局上,前三季度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贷款新发放3551.81亿元,同比增长11.8%;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851.83亿元,同比增长17.4%。
从“价”上看,今年1-9月,该行企业存款平均付息率1.61%,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个基点。据平安银行介绍,其重点开拓低成本负债来源,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及成本。
但从“险”上看,该行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有所抬升,截至9月末,较年初抬升了0.16个百分点达0.86%,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增加影响。
平安银行的对公房地产贷款风险备受市场关注。三季报显示,目前该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269.9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82.28亿元。9月末,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2.20%,较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
对于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平安银行解释称,“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房地产市场仍在止跌回稳过程中,部分房企去化周期变长、资金面持续紧张,本行已审慎计提拨备,总体风险可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