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个由AI驱动的营销新纪元已经到来。信息获取方式从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的“关键词排名”转向“自然语言对话”,品牌与用户的连接点正在发生根本性迁移。这场变革不仅重构了流量入口,更是品牌认知与信任体系的重塑。在此背景下,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优化)应运而生,成为企业在AI搜索时代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能力。
11月7日,由中欧AI与营销创新实验室、Xsignal奇异因子、中欧-特赞AI与商业创新研究基金共同主办的“AI驱动营销新范式—GEO白皮书发布暨AI搜索时代的品牌竞争力论坛”成功举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人工智能与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平台——中欧AI与营销创新实验室携手 Xsignal奇异因子,联合发布《AI搜索时代:从GEO到AIBE的品牌新蓝图|GEO白皮书|2026》(以下简称“GEO白皮书”),系统呈现GEO时代最新的市场趋势、技术路径与企业实践案例。本次论坛汇聚学界专家、业界领袖与前沿技术专家,旨在搭建一个跨界交流的平台,探讨 “AI 营销 品牌” 的新范式,助力企业在AI搜索时代抢占认知高地、构建长期竞争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朱天发表致辞。他指出,AI技术给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带来冲击,生成式AI的介入使用户无需经过传统的搜索门户,便能直接获得整合后的答案,这导致品牌曝光与触达的逻辑也随之发生颠覆。他强调,中欧AI与营销创新实验室与校友企业Xsignal奇异因子共同研发的这本“GEO白皮书”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系统地回应了AI搜索新时代给品牌建设带来的核心挑战,为企业如何构建新的品牌竞争力提供了前沿的理论框架与实战指南。他强调,AI技术革命或许是驱动中国经济迈向下一个“春天”的关键力量,希望这本GEO白皮书,能够为在变革中探索前行的企业点亮航灯。
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特聘教授、北电数智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兼职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窦德景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点和产业级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从技术角度阐释了当前火热的大模型技术Transformer架构的核心突破——自注意力机制如何有效解决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上下文理解难题,同时,他厘清了“参数”概念,明确指出参数指的是神经网络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数量。
基于对人脑结构的分析,窦德景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预判:10万亿参数规模即可达到人脑10%的能力水平,因此盲目追求百万亿参数并不经济。他特别肯定了国产模型DeepSeek的突破性贡献:“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以更小参数和算力实现了与GPT-4相媲美的性能”,是“中国人在AI近70年发展中的最大贡献”。
在应用层面,他分享了生成式AI在人力资源、汽车、保险及医药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并特别指出养老产业是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展望未来,他认为,生成式AI在内容创意方面仍面临“幻觉”挑战,而其To C成功的关键或在于能否打造出吸引用户“消磨时间”的爆款应用。
随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市场营销学系系主任、中欧AI与营销创新实验室研究主任、中欧 x 特赞AI与商业创新研究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王琪与Xsignal奇异因子创始人及CEO、中欧校友刘震(EMBA2019)共同发布《AI搜索时代:从GEO到AIBE的品牌新蓝图|GEO白皮书|2026》。
王琪聚焦“白皮书”核心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AI时代品牌建设的新范式。王琪指出,随着中国大模型月活用户接近5亿、全球突破12.7亿,用户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用户开始在大模型平台搜索信息,这为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打开了新窗口,这种变化催生了全新的数字营销策略——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她表示,与传统SEO优化关键词和排名不同,GEO着眼于品牌内容能否被AI大模型理解并推荐,用户决策路径正在被重塑,企业亟需建立AI世界的品牌资产衡量体系,规划AI时代的品牌资产(AIBE,AI Brand Equity)。
白皮书提出,构建AIBE意味着品牌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被搜索,而是主动地成为AI无法忽视的权威回声,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重塑品牌战略,这不仅涉及营销策略调整,更需要企业在战略、组织、流程上进行系统性匹配。王琪强调,未来不单单属于那些会使用AI工具的人,更属于那些能围绕AI重构其品牌战略与组织的先行者。希望这本白皮书能成为每个企业和品牌在这场伟大进化中的蓝图,助力企业品牌不仅能在AI时代“被发现”,更能深刻地“被铭记”、牢固地“被信任”。
Xsignal奇异因子创始人及CEO、中欧校友刘震(EMBA2019)围绕《GEO白皮书》重点分享了“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方法论”。他指出,GEO的核心在于“干预”和“增强”两大目标:既要影响大模型采集的信息源,又要提升品牌在AI回答中的曝光度和排名位置。他强调,GEO是一个动态过程,需应对大模型固有的随机性、数据源更新和持续优化等挑战。
刘震详细阐释了与中欧共创的“CREATE”方法论,包括竞争环境监测、用户需求分析、AI回答解析、引用源管理、内容特征解析和最终落地执行等六大步骤。他认为在GEO时代,传统媒体价值正在回归,专业媒体平台因其权威性和专业性,重新成为AI优先引用的信息源。这一趋势将重塑内容营销生态。刘震表示,GEO是全新的学科、专业和行业,需要建立全新体系和标准。他建议企业应从监测起步,通过全数据驱动和系统化分析,在AI世界中构建品牌竞争优势。
第一场圆桌分享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鲁薏主持,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MO 王亦丁,宏盟媒体集团中国首席合作官张继红,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中欧校友尚直虎(EMBA2025),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市场营销数字化转型负责人郭宁宁聚焦“GEO如何成为品牌的增长引擎”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指出GEO与传统SEO的本质与逻辑不同,GEO生态下的重点是对AI大模型投喂自己品牌的优质内容。在当前日均1.6亿条短视频的内容爆炸时代,“被看见”需要“AI友好、AI信任、AI方便引用”的全新内容策略。与会嘉宾一致认为,GEO战略需要企业从预算结构到组织能力的系统性调整,品牌应夯实产品力与传播力,结合消费者需求创作内容,才能建立被大模型信任的根基。尽管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但先行布局GEO已成为品牌面对AI革命的必然选择,GEO不仅是一项技术优化,更是品牌回归商业本质、重建用户信任的重要契机。
第二场圆桌分享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助理教授陈卓的主持下,36氪合伙人、副总裁、营销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李政,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古月,米其林创新实验室中国区总监、中欧校友张震(MBA2000),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云峰聚焦“AI时代的商业重构与未来”展开研讨。与会嘉宾指出,AI时代商业逻辑重构,已经实现从技术工具到生态共生的战略升维:这场变革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更是其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战略定力。算力因其标准化特性成为基础资源,算法因开源文化加速平权,而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持续生成与迭代的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已从资源储备转向动态运营能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技术创新必须在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企业需要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共建,在技术、组织与商业模式的协同演进中,找到自身在AI新生态中的价值锚点。
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助理教授陈卓主持。
中欧 AI 与营销创新实验室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聚焦人工智能在营销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实际应用。实验室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多元、协同共创的研究与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教学、科研与商业实践的持续创新。
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涵盖 AI 驱动的用户洞察、营销内容生成、品牌管理与优化 等领域,致力于为企业和学术界提供具有前瞻性与落地性的解决方案,助力营销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